学术交流

学者讲学
学术会议
重要通知 更多>>

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之讲座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5-12-07 访问次数:
讲座那些事儿
为庆祝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四川外语学院于2012年5月7日上午举行了盛大庆典。庆典之后,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推出了4场学术讲座,具体时间为7-10日。讲座吸引了不少同学参加,其中一部分事后还撰写了听后感,兹选刊如下。
师道传承
谷 路 寒
在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心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从周一到周四连续四个晚上浸淫在各位老师渊博学识、高尚人格和深切关爱之中,我感到一种战栗的幸福。罗曼·罗兰曾说:“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而在这四个令人难忘的晚上,学界英雄们的气息酝酿出了一场风暴,征服了我,也征服了每一位同学。当我回忆总结这四天的感受,最大的体会就是:师道传承。
第一天晚上李亚舒教授做了题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科学翻译研究问题与对策”的讲座。李老师谈了很多学术科研的内容,令大家受益匪浅(我自己就在李老师的启发下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并在讲座结束后受到李老师的亲切指导)。然而最为感人的是李老师在谈到学术追求精神时说的一句话,“人要有一个目标!”回忆他的老师郭永怀院士,李老师十分动情,我也感动得眼眶发热。我想正是郭院士将学术追求精神传承给了李老师,而现在他又传承给了我们。
第二天是我的导师廖七一教授谈“《新青年》与近代翻译叙述”,由费小平教授主持。这学期我们一直上费老师的“当代西方文化翻译理论”这门课,费老师在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从后现代解构主义视角关照翻译活动的本体与认识上有着深刻的见解,并给我们很深的启发。我自己在读廖老师的书时,常常会联想到费老师推荐的刘禾所著《语际书写》和他反复同我们强调的对文献的发掘、梳理、质疑和归纳。廖老师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和组织仅从他的PPT里便能窥出一斑。来听讲座的同学自是为廖老师的学术风采折服,而全场最高潮的时刻恐怕是一位本科的同学问廖老师:“您的学问做到现在,还读书吗?”而廖老师回答是:“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了。”掌声雷动。我突然想到最近读梁文道的《读者》,其中有一句“读着读着不知老之将至”,真是诗一样的句子,诗一样的人生。
我是学翻译理论的学生,没有扎实的语言学基础,却不能错过王寅教授第三天晚上“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讲座。王老师从哲学和语言学两条线一路梳理至当今语言研究的最前沿——认知语言学,从理论、方法到具体研究内容用最简单的话语,最浅显的举例一一讲解,大大地扩展了我的视野。记得研究生开学时听王老师作“语言——人类存在的家园”的报告,激情澎湃,豪气冲天,这天晚上也是一样。我感到王老师怀着厚重的责任感,对学术的责任感,对学生的责任感,希望学术能后继有人,希望学生们不负青春。他是那样的急切,又是那样的呕心沥血。
最后一天最是热闹,中心的其他老师们齐聚一堂,和同学们畅谈大学、学习和科研。这学期我上张涛老师的“中美关系史”,很佩服他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讲课的条理性,治学的严谨。侯国金教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他在“语用学与翻译”这门课上把语用学讲得深入浅出,要求严格又带给我们许多欢乐。老师们做了简短的陈述,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又一起讨论起“理想大学”这个话题。
这就是我理想的大学。最早的大学就是求学者追随他们认为有学识的人求索天下,刘易斯在《书店的灯光》中说“书籍是朋友,我们并不孤独。”而现在我们还有如此多的良师,生活不可谓不幸福。
走在学术边上
卢 静
在川外学习生活了两年,从来没有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参加这么多学术活动,也没想到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学术帝。这要从外国语文研究中心的十周年庆开始。
故事从“学术周”开始之前说起。由于本人是“红军”(中心主任杨全红老师的学生),而整个活动系导师负责策划,故有幸于5月6日到机场去接外请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谢教授去年给我们上过将近一个月的“译介学”,早已领略过他的学术风采。这次谢教授要来,能有机会去接机,心中很是欢欣。正想着谢老师有没有变样?自己是否能一眼认出他来?正担心之时,风采依旧的谢老师出现了,很明显,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让我激动了半天的是,谢老师居然还记得我,还能叫出来我的名字!他带过那么多学生,在那么多学校做过讲座,居然还记得我,真是欣喜若狂。
2012年的“红五月”是我校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的日子,有关活动从5月7日渐次拉开序幕。活动中的重头戏有二:一是十周年庆典,二是“学术周”。所谓“学术周”,是指从周一到周四,每晚都有学术讲座。主讲分别是周一李亚舒教授,周二廖七一教授,周三王寅教授,以及周四晚数位教授。
这是第一次见李亚舒教授。听了他的讲座,我最大的感触是:在学术上能做到这么高,而又能够如此谦虚,实在让人尊敬和敬仰。李教授说自己“看过一点书,写过一点书”,要给我们“汇报”一下。这样的自谦,在现代社会是很难见到的。第二天是廖老师的讲座,实话说,我们等廖老师的讲座已经很久了!同学们早在私下讨论过,廖老师什么时候给我们做讲座呢。这回终于等到了,那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听了觉得受益匪浅,也是不容置疑的。由于自己是学翻译的,而王寅教授要讲语言学,怕听不懂,所以周三晚的讲座没去。周四又去了学坛,见到杨全红教授、罗小云教授、张涛教授等。有些一直是只闻过其名未见过其人,今天终于一睹风采。值了值了!
话说,来四川外语学院的时候,根本没想着能见到这么多教授。来了之后渐渐地发现,原来很多只在书上看到过的学人原来就在自己身边。这次的“学术周”,更是给了我们见识各位名家的机会。更让人开心的是,这些教授的真人版,比书上看到的要亲切得多!我承认自己还是个学术菜鸟,这次能见到这么多学界前辈,还真催人奋进呢!

韵外之致
尹 河 瓖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道“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原句本是描绘友人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之情境。窃以为若刻意曲解其意,或是窃其文字另解为十年冷对孤灯,换得春风桃李倒是挺契合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十年来所展现出的精神的。十年灯,不也恰为十年登么。
2012年5月7日,学校举行了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因着这次庆典,数位校内外学者应邀先后为川外学子做了讲座。庆典当晚,我们首先有幸一睹中国科学院李亚舒教授的学术风采。李教授系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科技翻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翻译》杂志主编,长期从事科技翻译理论及翻译史的研究。李教授的讲座题目为“欲识庐山真面目——科学翻译研究问题与对策”。讲座中,李教授首先对我国科技翻译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诸如:缺少稳定的研究队伍,潜心研究者寥寥;缺少深邃的思维,研究层次不高;玄空研究甚多;非理性研究过多;“两张皮”结合不好;等等。之后,李教授就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5月8日晚,廖七一教授题为“《新青年》与现代翻译叙述”的讲座不仅让我们欣赏到翻译研究的另一番天地,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的学术魅力。廖七一教授首先提出了四点预设:五四是文学翻译的转型期;《新青年》促进了文学翻译的现代转型;翻译规范是社会集体叙述;当代翻译规范是历史的话语建构。随后,廖教授从《新青年》与翻译,翻译的外部诗学与内部诗学以及文学翻译的经典建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讲座内容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授予学子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互动环节廖教授答学生问时一句“对我们来说,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这些望其项背的追随者多少有些汗颜。仅此一句便足以惊醒当场梦中人,有如醍醐灌顶,说是受用终身并非虚言。
王寅教授曾说:要是让我来评价一场讲座成功与否,很简单:来的人听了有收获,没来的人深感遗憾。5月9日晚没去听王寅教授的“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讲座者估计是非遗憾不可了。以前只知王教授学问做得好极,不曾想在小事上他也以人为本的很:开讲之前他让学生派发讲义,一来能让参与者对其所讲有系统的了解;二来也免去了参与者因来不及记笔记造成的困扰;三来可以留存便于随时查找。王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当前语言学理论的前沿、(后)现代哲学之前沿、体验人本观、认知语言学使得语言学进入后现代研究大潮、体认象似性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以及认知语言学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王教授的讲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深入浅出,在大量科学材料的基础上举出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着学习的乐趣。此外,王教授对学术研究“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更是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忧国忧民的情愫。
5月10日晚川外学坛系列之“大学·学问·科研”被我们戏称为“大联欢”,因为杨全红教授、罗小云教授、侯国金教授、张涛教授、姜孟教授、刘玉梅教授、陈丽萍教授等数位学者一并出席了本次活动。老师们的发言内容、研究方向虽然有异,其所折射出的精神却是一致的。杨全红教授所引陈寅恪先生的那句话是该种精神的最好写照:“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高山仰止,仰望的不止是这些集大成者的学术造诣,更有值得我等后辈效仿的学术风骨。浮世等闲,催得人也浮躁起来。浮躁是求学者的大忌。它导致了求学者急功近利、沽名钓誉、投机取巧、学术不端等等劣行。相信听过上述有关讲座之后,大家都有这么一种同感,即学习学问学术皆需岁月的沉淀,我们得认真沉下心齐向学道行。
十年一剑,学术盛宴
邱 欢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19:00博文楼六楼报告厅
今晚给我们做讲座的是中国科学院李亚舒教授,李老师的讲题是“欲识庐山真面目——科技翻译研究问题与对策”。李老师讲的具体内容所记不多,但我头脑中始终萦绕着两个字,那便是“感动”。感动之一,年过七旬的他不辞辛苦,大老远专程从北京赶来为“中心”道贺,完了还为我们举办讲座;感动之二,其他一些科技(翻译)杂志纷纷舍“科技”而去,而李老师对“科技”不离不弃;感动之三,李老师带来几本《中国科技翻译》杂志,同学们争先传阅,爱不释手,见此,他决定回京后给当晚所有在座同学各寄赠一册。李老师对后辈的关爱,真是让人感动不已。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19:00博文楼六楼报告厅
今晚给我们做讲座的是廖七一教授,题目是“《新青年》与现代翻译叙述”,讲座的参考文献有50多处,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那应该是怎样的博学,怎样的严谨,怎样的认真才能把学术做到全国知名。问答环节,有同学问到:廖老师学术成果一箩筐,平时还要看书么?廖老师回答道:读书已成为我们做学问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活到老,学到老,老师朴素而有哲理的一句话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还有同学问到专业一点的问题:《新青年》上翻译过来的英文诗歌,有的译成了文言文,有的译成了白话文,那么廖老师觉得译成什么文比较好呢?廖老师回答:这不是那种文比较好的问题,我们只是在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而不做任何价值判断,至于好与不好,那要看作者的翻译目的是什么,面对的读者是谁,出版商的要求是什么。廖老师的回答是睿智的,也是启迪性的,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自己去思考。
2012年5月9日星期三19:00博文楼六楼报告厅
今晚给我们做讲座的是王寅老师,讲的是“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王老师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认知的角度剖析了英语单词的构成规律,教会我们记忆单词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老师一直强调学习要有正确的方法,还亲自为我们示范,手把手地传授,可爱、可敬。对于学术,王老师始终要求要争取有所推进、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哪怕只是一小步。王老师以自己的学生为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学术推进的实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教书育人上,王老师主张:教师只有苦了自己才能解放学生。对学生的提问不能敷衍,要不断提升自己。事实上,王老师也正是以这样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对学生既关怀备至又用心栽培。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19:00博文楼六楼报告厅
今晚的主题是“大学·学习·科研”,群星荟萃,侃侃而谈。“中心”此前未出场的研究员们都来了,足见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和对同学们的关爱。罗小云教授谈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从本科到硕士,从硕士到博士,还有面对外界诱惑时的选择;张涛教授谈了学术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有学术诚信、人文学科的学术价值及如何利用学术资源。同学中也有发言者,问题涉及到孔子学院的成立,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中国高等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不同,等等。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川外现象”,在我看来,这现象至少有这么一些:川外被公共媒体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所非重点院校之一”;提到川外,会让人联想到三位名师:文学有蓝仁哲教授、翻译有廖七一教授、语言学有王寅教授;此外,川外还有太阳广场、月亮广场、字母广场,铁路桥、观云台、绝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