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团队

研究人员
前辈学者
专职研究人员
兼职研究人员
重要通知 更多>>

吴淑琼

发布时间:2025-04-06 访问次数:

个人简介

吴淑琼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系访问学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构式语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和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8项;出版学术专1部;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Language Sciences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现代外语》等SSCICSSCI及其他各类学术刊发表论文60篇。担任《英语研究》期刊编委,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ognitive LinguisticsLingua等语言学期刊匿名审稿人。曾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24)、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以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22)等奖项。

 

专著译著

[1] 吴淑琼. (2025).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反义关系认知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待出版)

[2] 吴淑琼. (2013).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学术论文

[1] Wu, S. & Liu, D. (2025). Exploring metaphorical conceptualizations of ENV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 multifactorial corpus analysi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7: 1-26. (SSCI; A&HCI)

[2] 吴淑琼、江艳艳、刘迪麟. (2025). 英语空间维度强化副词行为特征的历时演变. 现代外语(3): 293-304. (CSSCI )

[3] 吴淑琼、江艳艳. (2024). 认知语言学量化转向的新发展:认知语料库语言学.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1): 76-90. (CSSCI )

[4] Wu, S. & Ou, Y. (2023).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polysemy of Mandarin Chinese perception verb kàn ‘look/se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3 (3): 191-218. (SSCI; A&HCI)

[5] 吴淑琼、江艳艳. (2023). 历时认知语言学的语料库量化研究方法. 外语教学(6): 8-15. (CSSCI )

[6] 吴淑琼. (2023).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反义词不对称性的历时研究——“light/heavy”为例. 英语研究(1): 161-175. (CSSCI )

[7] Wu, S. (2022). 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 time orientation of qian “front” and hou “back” in Chinese.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18 (3): 447-475. (SSCI; A&HCI)

[8] Wu, S. & Zhang, J. (2022). Antonym orde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ordinate structures: A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 (2): 530-557. (SSCI; A&HCI)

[9] 吴淑琼张雪. (2022). 基于语料库的反义形容词cold/hot的不对称性研究. 山东外语教学(2): 21-31.  (北大核心)

[10] 吴淑琼、詹钰蓉. (2022). 动态范畴化视域下XX的构式化和构式变化. 外语研究(4): 29-33. (CSSCI )

[11] Wu, S. (2021). 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 Chinese synonymous approximatives shangxia, qianhou and zuoyou.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17 (2): 411-441. (SSCI; A&HCI)

[12] 吴淑琼、刘迪麟、冉苒. (2021). 心理动词的多义性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行为特征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5): 1-13. (CSSCI )

[13] 吴淑琼. (2021). 反义转喻和主观化冗余否定构式的认知机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 70-79. (CSSCI )

[14] 吴淑琼、刘迪麟、刘青. (2021). 基于语料库的确认类同义副词的行为特征研究. 外语教学(5): 19-25. (CSSCI )

[15] 吴淑琼、杨永霞. (2021). 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的翻译过程研究基于《红楼梦》中量度反义复合词的英译. 外语研究(3): 79-86. (CSSCI 扩展)

[16] 吴淑琼. (2021). 基于语料库的“名词+量度反义复合词”构式的语义研究. 新疆大学学报(5): 136-142. (CSSCI )

[17] 吴淑琼、江艳艳. (2021). 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语义演变的历时研究. 外国语文(5): 70-79.  (北大核心)

[18] 吴淑琼、刘迪麟. (2020). 词汇语义的语料库量化研究行为特征研究法. 英语研究(11)153-164. (CSSCI )

[19] 吴淑琼. (2019). 国外认知词汇语义学的最新发展. 外语教学(3): 19-25. (CSSCI )

[20] Wu, S. (2017). Iconicity and viewpoint: Antonym order in Chinese four-character patterns. Language Sciences, 59: 117-134. (SSCI; A&HCI)

[21] Wu, S. (2014). The Metonymic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tonym co-occurrence constructions: the case of you X you Y. Language Sciences, 45189-201. (SSCI; A&HCI)

[22] 吴淑琼. (2013).《语法和词汇中的理据》述评. 外语教学与研究(1): 140-145. (CSSCI )

[23] 吴淑琼. (2013). 汉语动结式非典型内在致事的语法转喻研究. 外语研究(2): 19-25. (CSSCI )

[24] 吴淑琼. (2012). 国外语法转喻研究述评. 外语研究(1): 45-53. (CSSCI)

[25] 吴淑琼. (2012). 非常规及物动词+处所名词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 外国语文(5): 77-81.  (北大核心)

[26] 吴淑琼、文旭. (2011). A+祈使结构的语法转喻阐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 21-26. (CSSCI )

[27] 吴淑琼. (2011). 语法转喻的含义、特征和运作模式. 外国语文(6): 75-80.  (北大核心)

[28] 吴淑琼文旭. (2010).《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 现代外语(4): 430-432. (CSSCI )

[29] 吴淑琼文旭. (2010). 逻辑转喻的动态意义建构模式. 外语与外语教学(3): 7-11. (CSSCI)

[30] 吴淑琼、樊葳葳. (2004).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 外语教学(2): 22-25. (CSSCI )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英汉感知动词的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研究”(24XYY023)在研

[2]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反义关系认知研究”(18XYY003)已结题(良好

[3] 主持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2012QNWX028),已结题(优秀

[4] 主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词汇类型学视域下的英汉感知动词历时演变研究(24SKGH170)在研

[5] 主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词汇同义关系研究”(19JD051)已结题

[6] 主持重庆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EGPESP有效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2014-GX-074)已结题

 

荣誉奖项

[1] 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2024

[2] 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排名13/15

[3]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2022)(排名6/9

[4]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7)(排名5/8

[5] 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22

[6]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2024)

[7] 四川外国语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老师2021202220232024

 

参编专著和教材

[1]《语义学新发展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参编。

[2]《认知翻译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参编。

[3]《新思维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副主编。

[4]《实用大学英语写作》.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参编。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邮编400031

电子邮件shuqiongwu@sisu.edu.cn; shuqiongwu@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