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要通知 更多>>

姜峰教授做客“川外书院·求真学术讲坛——语料库语言学第六讲”

发布时间:2024-07-06 访问次数:


2024年6月28日下午4点,由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商务英语学院联合主办的“川外书院·求真学术讲坛”之语料库语言学系列第六讲于博文楼六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姜峰教授围绕“Does ChatGPT argue like students? Bundles in argumentative essays”这一主题作学术讲座。该讲座由我校外国语文研究中心苏杭教授主持,我校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苏杭教授主持讲座)

姜峰教授的讲座分为三个核心部分。在第一部分姜峰教授介绍了该研究的理论背景及重要概念,如ChatGPT运行机制、词簇(bundles)的概念及议论文(argumentative essay)的体裁特征等。



(姜峰教授作学术讲座)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姜峰教授详细阐述了其研究设计:以ChatGPT与学生撰写的议论文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者在学术写作中使用词簇(bundles)的策略和差异。研究从The LOCNESS语料库中筛选出145篇议论文作为学生样本,并提取频率至少5次的三词词簇。同时,姜峰教授指导ChatGPT生成与学生论文篇幅相仿的议论文样本并采用相同的方法提取语料,以确保研究的可比性和代表性。

在第三部分,姜峰教授从频数信息、结构分布和功能特征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ChatGPT与学生议论文的话语特征。研究发现,ChatGPT倾向于频繁使用三词词簇作为过渡,展现出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较高的文本流畅度;而学生议论文更侧重于利用三词词簇表达观点,彰显了更鲜明的个人风格。最后,姜峰教授总结了AI写作的优势与局限性,并指出ChatGPT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讲座的最后,苏杭教授对姜峰教授的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姜峰教授的研究,认为其在学术前沿性与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苏杭教授最后鼓励在场师生加强对ChatGPT的关注,探索其在学术写作和教学中的潜力,以提高个人学术写作能力,促进教育创新。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