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要通知 更多>>

刘兮颖教授做客“川外书院·求真学术讲坛——外国文学研究第一讲”

发布时间:2024-04-28 访问次数:


2024年4月26日下午3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部编辑主任,文学博士刘兮颖教授应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的诚挚邀请,为我校师生开展了题为“20世纪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流散共同体书写”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姜淑芹教授主持,林萍教授、钟蕾教授、许梅花教授和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兮颖教授首先介绍了流散共同体的概念演进,接下来从语言、创伤、节日和“圣地”耶路撒冷四个角度,讲解了20世纪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流散共同体书写。

首先,从语言迁移与文化适应来看,美国的犹太裔移民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菲利普·罗斯的自传体小说《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祖父为代表的第一代美国犹太移民,他们坚持使用犹太民族语言,拒绝同化于美国社会,不愿意接纳任何来自于血缘共同体以外的伦理关系,自我隔绝于精神“隔都”之中。第二类人则主动追寻归化,积极学习当地语言以融入地缘共同体,以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修配工》一书中的主角为代表。第三类人同时习得犹太民族语言以及英语等多种语言,他们能熟练地游走于不同文化之间,但他们自知无法回到故土和“圣地”耶路撒冷,只得寄希望于构建出独属于本民族的流散共同体,希冀能从中找到归属与慰藉。

紧接着,刘兮颖教授谈到了创伤记忆与流散共同体的叛离:一方面,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犹太人经历了甚嚣尘上的反犹主义,而对欧洲犹太民族文化渊源的摒弃又意味着对欧洲共同体的背叛,这一挣扎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对当时的美国犹太作家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记忆,因此他们将生活中的苦难写进艺术作品当中,以此来批判反犹主义浪潮。



刘兮颖教授之后以索尔·贝娄早期小说《抓住时机》中误入陌生人葬礼的主人公为例,介绍了犹太民族的节日习俗和丧葬礼仪这两个犹太民族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最后,刘兮颖教授讲到了“圣地”耶路撒冷在犹太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以及它千百年来如何引领着流散在外的犹太人,召唤着他们由流散走向聚合,并最终建立自己的国家以色列。

讲座最后,刘兮颖教授热情与师生交流互动,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主持人姜淑芹教授对此次讲座作了总结发言,指出刘兮颖教授的研究兼具广度与深度,以共同体为主线,融合了创伤、记忆、身体、空间、情感等前沿批评话语,她的研究方法对我们开展跨学科的外国文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倡议大家努力建立学术共同体,并对刘兮颖教授再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