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要通知 更多>>

“川外书院·求真学术讲坛”语料库语言学第十二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23 访问次数:

 


2025521日下午4时,由我校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主办的“川外书院·求真学术讲坛”语料库语言学系列第十二讲在博文楼6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希博士应邀作题为“大语言模型、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的语用意义网络”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文研究中心苏杭教授主持,吸引了刘兴兵教授等众多师生参与。



(苏杭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陈希博士以重庆方言“劳资蜀道山”为例,生动阐释了指代意义、指代场和语用意义网络等核心概念。她指出:“语用意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构成网络结构,这种网络化特征使人们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新的语言用法和意义。”



(陈希博士讲解)

在实证研究部分,陈希博士以韩语第一人称单数敬语代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比分析了韩语母语者与英国韩语学习者的指代场差异。研究采用“指代义识别—关系确立—网络分析”的三步分析法,发现二语学习者的指代场与母语者存在结构性差异,表明二语习得并非简单的指代义叠加。研究进一步拓展至大语言模型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大语言模型的语用意义网络与母语者相似,但会形成独特的链接。基于这些发现,陈希博士提出了三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AI生成的指代义是否需要母语者修正?能否直接供二语学习者使用?经调整的AI指代义是否更有利于二语习得?

讲座最后,苏杭教授对陈希博士的精彩分享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他指出,该研究通过对比人类神经网络与人工神经网络的语用意义联结,不仅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语用理解原理,更为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互动环节,陈希博士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1